推動中印關系進入改善發展的新進程
當地時間2025年8月19日,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里總理府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圖/中國外交部網站)
中印外長會談達成10項成果、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達成10點共識、印度總理莫迪即將赴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8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中印邊界問題中方特別代表王毅應邀訪問印度期間,不僅與印度總理莫迪、印度外長蘇杰生舉行會談,而且與印方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4次會晤。《印度斯坦時報》、彭博社等多家外媒連日來聚焦此次中印之間的互動,稱“這是中國外長三年多來首次訪印,通過此訪,中印取得了積極雙邊成果”。作為兩個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印理應展現天下情懷,體現大國擔當,為推動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作出貢獻。
今年以來,中印關系進入穩步發展軌道。2024年10月,習近平主席同莫迪總理在俄羅斯喀山成功舉行雙邊會見,引領中印關系克服困難和挑戰,開啟新航程。此后雙方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各層級交往對話逐步恢復,取得一系列積極成果。中印兩國外長在多邊場合多次會見,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3次會晤、副外長/外秘級對話等先后舉行,就中印關系、務實合作、邊界問題等達成諸多共識,中印關系呈現向合作主航道回歸的積極態勢。新德里電視臺8月18日評價稱,中國外長的到訪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兩國為修復關系所做的持續努力的一部分。印度《周刊》日前以“中國外長訪印,莫迪訪華:理解即將到來的中印高層互動”為題刊文稱,中印正致力于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并培育更大的穩定性。當地時間8月18日,印度外長蘇杰生在新德里同王毅外長舉行會談期間表示,“在兩國領導人共同指引下,印中關系走出低谷,不斷改善發展,雙方各領域交流合作邁向正常化。”
樹立正確戰略認知,中印是彼此機遇而非威脅。中國和印度作為總人口超過28億的兩個最大發展中國家,堅持中印“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的正確戰略認知,既是破解雙邊關系迷思的鑰匙,更是推動兩國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根本前提。以經貿合作為例,中國多年保持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根據中方數據,2024年中印雙邊貿易額為1384.78億美元,同比增長1.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4月預測,未來5年,中國和印度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總和將達36%,超過所有七國集團(G7)國家總和。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此前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中國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印度也提出“2047發達印度”愿景。中國愿與印方做現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加強發展戰略對接,相互成就,共同發展。中印實現優勢產業對接,可以產生“1+1>2”的疊加效應。印度前駐華大使顧凱杰日前在《印度時報》撰文稱,雖然印中之間依舊存在諸多利益分歧,但是中國作為資本和技術的來源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伙伴,為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個對抗“美式混亂”的關鍵平衡力量。
中印攜手為亞洲乃至世界提供最需要的確定性和穩定性。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單邊霸凌行徑大行其道,自由貿易和國際秩序面臨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中印關系的戰略意義更加凸顯,中印合作的戰略價值更加突出。中印作為人口最多的兩大新興經濟體,應加強在上合、金磚等多邊框架內合作,切實捍衛多邊主義,維護“全球南方”共同利益。中印一個聲音說話,全世界都會傾聽;中印攜手合作,全世界都會關注。作為今年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中方愿同包括印方在內的各方一道,共同舉辦一屆友好、團結、成果豐碩的峰會,引領上合組織進入更加團結、更重協作、更富活力、更有作為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印度總理莫迪當地時間8月19日在新德里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時表態稱,“印中是伙伴而不是對手,都面臨加快發展的共同任務,應該加強交流,增進了解,拓展合作,讓世界感受到印中合作的巨大潛力和光明前景。”印度《經濟時報》8月19日稱,印中都認識到,關鍵領域的合作可以減輕供應鏈壓力,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秩序中創造穩定性。
2025年是中印建交75周年,這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更是一個新的起點。期待中印雙方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處理中印關系,共同推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海外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