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紀(jì)檢監(jiān)察報
2022-02-21 06:17:02
原標(biāo)題:全世界年輕人的盛會
來源:中國紀(jì)檢監(jiān)察報
揮舞旗幟、在鏡頭前“比心”、手牽手歡呼合影……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隨著無數(shù)條紅絲帶從四面八方飛入“鳥巢”,將場內(nèi)懸掛的雪花火炬臺裝點成為一個巨大的紅色中國結(jié),各國運動員代表在《歡樂頌》的歌聲中入場,歡聚一堂。
北京冬奧會圓滿落幕,但關(guān)于這場盛會的故事還會一直繼續(xù)。冰雪之上,是運動員萬眾矚目的速度與激情;賽場內(nèi)外,閃耀的不只是獎牌和紀(jì)錄,還有相聚五環(huán)之下的友好情誼,不同文化間的交融碰撞。奧林匹克的凝聚力、中國文化的感召力、北京冬奧的吸引力,讓世界各地青年人相聚于此,以“雙奧之城”為紐帶連接著過去與未來,融通著中國與世界。
沖刺、突破、圓夢,用年輕無極限的勇氣和拼搏將奧林匹克精神推向新高度
美輪美奐的“冰絲帶”里,共13次刷新奧運會紀(jì)錄,1次打破世界紀(jì)錄,其中多個紀(jì)錄已塵封20年之久。奪得速滑首金的荷蘭選手伊雷妮·斯豪滕賽后激動地說:“我從小的時候,就有一個大夢想,那就是拿到一枚奧運金牌。今天,我做到了。”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之下的世界動蕩變革期,北京冬奧會為全世界運動員搭建了一個展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實現(xiàn)夢想的舞臺,沖刺、突破、圓夢,五環(huán)旗下的運動員們向全世界展現(xiàn)了體育的凝聚力。
2月11日,在單板滑雪男子U型場地技巧決賽中,日本名將平野步夢憑借最后一輪堪稱完美的發(fā)揮反超,在此前兩屆冬奧會摘銀后,終于實現(xiàn)了個人的金牌夢想。這場比賽不但是平野步夢個人的里程碑之戰(zhàn),也是美國單板傳奇肖恩·懷特的謝幕時刻,外界稱之為單板“新老王者”的交接。而對這位23歲的日本年輕人而言,想表達(dá)的唯有對肖恩·懷特的敬意。
出生于1998年的平野步夢在單板滑雪項目上成名已久,是日本隊的“三朝元老”。2014年索契冬奧會,15歲的他摘得男子U型場地技巧銀牌,成為冬奧獎牌史上最年輕的日本選手。4年后的平昌冬奧會,盡管平野步夢以超高水平發(fā)揮拿到高分,但他的兒時偶像肖恩·懷特背水一戰(zhàn),以更高分收獲個人第3枚冬奧金牌,平野步夢因此屈居亞軍。
“我一直在肖恩身上尋找挑戰(zhàn)的力量。他一直在突破自我,讓我為之動容。這次比賽也一樣,他在推動所有運動員前行。”平野步夢說。賽后,肖恩主動和平野步夢擁抱在一起,并發(fā)自內(nèi)心地祝賀平野步夢。“我要向你道賀,今天你真的很棒。”
“跨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捷克姑娘埃絲特·萊德茨卡卻又一次單雙板“雙挑戰(zhàn)”。4年前,她在平昌冬奧會同時獲得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zhuǎn)、高山滑雪超級大回轉(zhuǎn)兩項冠軍,此次她在單板項目上成功衛(wèi)冕,而超級大回轉(zhuǎn)比賽卻未能站上領(lǐng)獎臺。完成“跨項”的還有德國選手丹尼斯·赫爾曼,作為索契冬奧會越野滑雪銅牌得主,她在北京勇奪冬季兩項女子15公里個人賽冠軍。
“更快、更高、更強”,是向冠軍攀登,更是向自我挑戰(zhàn)。24歲的愛爾蘭雪橇手埃爾莎·德斯蒙德用了15年,成為愛爾蘭史上首位雪橇運動員,以一己之力創(chuàng)建愛爾蘭雪橇協(xié)會,終于站上了冬奧賽場;多諾萬·卡里略是墨西哥30年來首位參加冬奧會的花滑選手,并在短節(jié)目、自由滑和總成績上都創(chuàng)造了個人的歷史最佳戰(zhàn)績;中國臺北姑娘李玟儀為了在高山滑雪女子回轉(zhuǎn)比賽中完賽,一步步向上攀登,返回自己錯過的旗門,因為在她心里,“我不能就這么回去”……
本屆冬奧會共有9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3000名運動員相聚“雙奧之城”,年輕一代用他們的勇氣和拼搏將奧林匹克精神一次次推向新高度。
一幕幕“更團(tuán)結(jié)”的畫面不斷為這個寒冬“破冰”,在交流互動中開拓全人類追求團(tuán)結(jié)、和平、友誼的前行之路
圓夢冬奧不只是站上最高領(lǐng)獎臺,踏上賽場也是一種成功。雖然在2月13日結(jié)束的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轉(zhuǎn)比賽中只拿下第44名,但24歲的法伊克·阿卜迪還是創(chuàng)造了歷史——這是沙特阿拉伯運動員首次出現(xiàn)在冬奧會上。迄今為止,這些“從不下雪”的國家沒有獲得過獎牌,但這并不影響他們的參與熱情,因為“參與比取勝更重要”。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前,冰壺混雙組合塔利·吉爾和迪恩·休伊特就對比賽充滿了期待,因為澳大利亞冰壺選手從未獲得過冬奧會參賽權(quán)。最終,二人獲得了第十名,休伊特不無感慨地說:“一入奧運門,一生奧運人,這感覺真是太奇妙了。”澳大利亞奧委會首席執(zhí)行官馬特·卡羅爾表示,因為有吉爾和休伊特的參賽,很多澳大利亞人首次觀看了冰壺比賽。
由榜樣帶動參與,讓體育的火種綿延、傳遞,在這里,蘊含著奧林匹克運動的強大生機。中國男子冰球隊隊長葉勁光表示:“想讓中國年輕的男孩女孩們通過看冬奧會的冰球比賽愛上這項運動,就像我們曾經(jīng)那樣。”
對剛剛18歲的蘇翊鳴來說,坡面障礙技巧比賽領(lǐng)獎臺上兩位加拿大選手都是他的偶像和英雄,賽場上拿出絕活一拼高下,賽場下則格外惺惺相惜。當(dāng)有網(wǎng)友質(zhì)疑裁判打分時,蘇翊鳴和他的教練共同發(fā)聲,懇請公眾終止批評。當(dāng)泰絲·勒德最后一跳失誤,跌坐在雪面上痛哭的時候,獲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冠軍的谷愛凌沒有肆意慶祝,她和銅牌得主瑪?shù)贍柕隆じ窭啄叩教┙z·勒德身邊,安慰這名去年初痛失父親的法國姑娘。
北京冬奧會上,一幕幕“更團(tuán)結(jié)”的畫面不斷為這個寒冬“破冰”,一句“一起向未來”,讓運動員的心意相連、情感相通。
2月6日,單板滑雪項目女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新西蘭選手佐伊·薩多夫斯基·辛諾特依靠最后一跳的完美發(fā)揮,以大逆轉(zhuǎn)的方式最終奪冠。美國選手朱莉婭·馬里諾、澳大利亞選手特絲·科迪第一時間沖上去擁抱奪冠的辛諾特,向她表示祝賀,冠軍、亞軍和季軍緊緊擁在一起。最終,所有比賽選手都緊緊圍繞在一起,擁抱和慶祝。
賽場外,各國運動員、記者、志愿者們熱情收集和交換徽章;65名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志愿者,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愿者送上祝福寄語……“這些讓人感動的細(xì)節(jié)一次次表明,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但青年一代體現(xiàn)出了超越國別、輸贏的互相包容和珍貴友誼。”北京體育大學(xué)教育學(xué)院副教授高鵬表示。
人們期待,彰顯“更團(tuán)結(jié)”精神的北京冬奧會,能給疫情下的世界帶來更多生機和活力。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本屆冬奧會一定能成為促進(jìn)世界和平的助推器。“體育是全人類的共同語言,在一次次交流互動中開拓的是全人類追求團(tuán)結(jié)、和平、友誼的前行之路。”高鵬說,奧林匹克運動的終極目的,是讓全人類成為一個更加團(tuán)結(jié)的命運共同體。
所有的愛因北京冬奧會而相聚,用自信和從容向來自世界的賓朋講述中國故事
一位美國運動員用漢語說:“你好!”一位中國志愿者熱情揮手,并大聲用英語回復(fù):“Welcome to China!”
2月5日,美國單板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拍攝的一條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刷屏。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入場環(huán)節(jié)中,莫德的一句“你好”得到了來自清華大學(xué)的志愿者孫澤宇的熱情回應(yīng)。回到住處后,這位美國女孩把視頻“回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熱淚盈眶”,并稱“那是最可愛的一幕”“他們太友善了,所有的志愿者都特別貼心”。
得知這段“奇緣”后,孫澤宇立即給特莎·莫德回了一封英文信。“真的超級超級感動!”孫澤宇說,“人與人之間這種自然的善意真的是最最美好的事!我想,這種善意也是奧運會最應(yīng)該向我們傳達(dá)的,開放,包容,更團(tuán)結(jié)。”
大量中國網(wǎng)友紛紛給莫德留言,送出暖心祝福。外交部新聞發(fā)言人趙立堅表示,北京冬奧會開幕以來,已經(jīng)有很多這樣傳遞溫暖、友愛、團(tuán)結(jié)的小故事。很多運動員都說,他們非常享受和感謝在中國遇到的一切。每天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數(shù)一數(shù)會遇到多少志愿者微笑著向自己招手。正如網(wǎng)友熱評的那樣,所有的愛因北京冬奧會而相聚。
在這場屬于年輕人的盛會中,一群大學(xué)生志愿者用專業(yè)和熱情詮釋著“更團(tuán)結(jié)”的奧林匹克格言,用自信和從容向來自世界的賓朋講述中國故事。
來自中國傳媒大學(xué)的志愿者楊博毅說,能有機會親身見證載入史冊的盛會,讓他有一種歷史參與感。在這屆奧運會上,他感受到一個更加自信、成熟的中國。
“‘冰墩墩’受到了來自全世界的追捧,我們每天對外國友人說‘hello’,得到的回復(fù)變成了中文的‘你好’,這讓我感覺祖國足夠強大了,在國際上越來越有文化影響力,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下創(chuàng)造出的文化結(jié)晶喚起了大家的共鳴。”楊博毅告訴記者。
為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送去手工剪紙作品、給外國運動員發(fā)紅包、教他們說中國方言、推薦中國美食……他們代表中國青年站在世界舞臺,用一片赤誠的愛國之心,傳遞溫暖和感動。
2月8日,中國短道速滑運動員任子威再次登上北京頒獎廣場最高領(lǐng)獎臺,典禮結(jié)束退場時,馬路對面?zhèn)鱽硪欢蝿尤说男伞!拔逍羌t旗迎風(fēng)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這是由志愿者們自發(fā)唱起的《歌唱祖國》,歌聲激情嘹亮,任子威大聲回應(yīng):“你們唱得真好聽!”并與志愿者隔著馬路留下了“大合影”。
接受采訪時談起這個場景,這位奧運冠軍不禁哽咽:“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充滿了希望,可以為國家付出一切。”
愿以吾輩之青春,再創(chuàng)盛世之中華。正如孫澤宇所說,“真正讓運動員感動的是全體志愿者認(rèn)真親切的付出和強大祖國的關(guān)愛和歡迎,我為全體志愿者,為我的祖國而驕傲!”
在對話和交流中看到親和、善意、朝氣蓬勃的真實中國,各國年輕人攜手同心共向未來
在年輕人眼中,這是一屆怎樣的冬奧會?
出生于1996年的美國自由式滑雪運動員阿倫·布隆克2月13日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一切都很了不起。所有人,從工作人員到核酸檢測員,到住宿條件,這是我們參加過的水平很高的冬奧會。”
特莎·莫德在結(jié)束比賽返回美國后,再次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感謝大家在過去兩周給予我的愛和支持。我一到中國,就感受到了很多人的愛和歡迎,我迫不及待地想在之后回去旅游。我非常喜歡這里的人、食物和文化。謝謝你們的支持。”
2月13日,德國單板滑雪女子“00后”小將萊拉尼·埃特爾戴著和中國志愿者交換的羊毛帽子結(jié)束了自己的冬奧之旅。“我簡直無法形容這幾天我有多開心。非常感謝所有的支持和這里的每一個人!”萊拉尼·埃特爾說。
與萊拉尼·埃特爾懷有同樣心情的,還有來自波黑的20歲雪橇運動員米爾扎·尼古拉耶夫,他用剛學(xué)會的中文錄制了一段感謝視頻:“謝謝你們的愛與支持,我愛中國,也愛你們。”并特意在視頻里展示了自己身后的春聯(lián)。
在北京冬奧會臨近尾聲時,此起彼伏的“Thank you Beijing”涌現(xiàn)。這些敢于直言的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熱情地表達(dá)自己的感謝和贊美,向世界展示出一個親和、善意、自信、朝氣蓬勃、秩序井然的中國,用親眼所見的事實強有力回?fù)袅四承┪鞣秸秃臀鞣矫襟w對中國的污名化言論。
“作為本屆冬奧會的東道主,中國為運動員們搭建了一個大型奧運舞臺,中國的年輕人們做好了準(zhǔn)備,他們做到了。”美聯(lián)社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對于擁有無限美好未來的年輕人來說,北京冬奧會不僅是圓夢的地方,更是表達(dá)自我、播種希望的舞臺。在這里,世界看到了中國年輕人的蓬勃朝氣;在這里,各國年輕人攜手同心共向未來,即使遭遇遺憾和失敗,他們依舊信心堅定、斗志昂揚。
“年輕的一代,比我們那時候更自信、更灑脫、更渴望表達(dá)。國家的發(fā)展讓年輕的一代有機會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體驗和吸收著不同的文化,年輕的一代更渴望與世界對話、渴望向世界展示自己,而冬奧會給了他們這個機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說。
首次參加冬奧會并在女子鋼架雪車項目中獲得第九名的19歲中國姑娘趙丹說:“能代表國家隊出戰(zhàn)冬奧會,我沒有任何遺憾。每一步都在改寫自己的歷史,珍惜現(xiàn)在的同時,我也希望創(chuàng)造更好的未來。”
“我還有很多事情想做,現(xiàn)在的一切只是開始。”肖恩·懷特表示,自己還會回到北京,幫助更多中國年輕人完成他們的滑雪夢想。
接棒點燃奧林匹克火種,年輕一代肩負(fù)著希望與使命,正開創(chuàng)更加繁榮與和平的未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