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
2022-02-25 19:38:02
原標題:芙蓉國評論丨以鄉土人才“出圈”助鄉村振興“出彩”
來源:紅網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文件指出,要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鄉土人才。鄉土人才源自民間、長于故土、利于百姓,是助力鄉村振興最忠實、最穩定、最前沿的寶貴人才資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不斷充盈鄉土人才“蓄水池”、提升鄉土人才“硬功夫”、優化鄉土人才“大本營”,以鄉土人才“出圈”助力鄉村振興“出彩”。
不拘一格善識別,充盈鄉土人才“蓄水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鄉土人才來自各行各業,關鍵要有“伯樂”的識人之智,不拘一格拓寬選才視野,善于發現人才、團結人才。只有把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鄉土人才都識別、挖掘出來,真正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效應,鄉土人才方能充分涌流,不斷“破圈而出”。要樹牢“鄉土人才是能解決鄉村問題的人才”意識,不以學歷高低、頭銜大小、身份貴賤作為評判鄉土人才的硬性標準,而是主動深入到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從群眾口碑、生活實際中發現“貨真價實”的民間“千里馬”。對于有一技之長的鄉土人才,要敢于不拘一格地接收吸納,不斷壯大人才基數,充盈鄉土人才“蓄水池”。
不落窠臼強本領,提升鄉土人才“硬功夫”。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沒有一點真本事、真功夫,便無法在鄉村振興的戰場上大展身手,更談不上從眾多鄉土人才中“一戰成名”。鄉土人才在基層一線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熟悉鄉情、專業過硬,要全方位提升其素質能力,立足于他們的知識短板、疑點難點、新領域新技術等方面開展針對性、差異化培訓,倡導“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根據不同區域、環境、特點,因人施策、定人幫扶,切實讓鄉土人才成為“全能型選手”,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展現更大作為,實現“驚艷出圈”。
不遺余力搭舞臺,優化鄉土人才“大本營”。栽得梧桐樹,自有金鳳棲。鄉村的氛圍越濃、環境越好、舞臺越大,鄉土人才越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一個地方只要有愛才敬才、成才用才的濃厚氛圍,就能吸引大多數鄉土人才“家燕歸巢”,自覺回家鄉、建故鄉。要不斷探索更多激勵機制,優化鄉土人才干事創業環境,提供鄉村振興廣闊舞臺,使鄉土人才更有干勁、更有激情,讓更多“土專家”“田秀才”脫穎而出,達到“人人盡展其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風貌。要充分尊重鄉土人才個性特點,讓技高一籌者名揚一方,受到尊重,得到敬重,不斷提高鄉土人才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真正讓他們留得下、用得好。
來源:紅網
作者:奉浩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